中國旅游函需內外兼修 消費釋放需向創新要效益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5-07 12:22來源:湖南日報 |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假期,國內旅游出現井噴式爆發。2.3億人次奔赴國內各地游歷山川,各景區游客比肩接踵。我國旅游業在疫情過后展現出強大的修復能力,旅游消費需求不斷釋放,市場逐漸恢復生機。 在旅游業大變局背景下,面對文旅融合大勢,尤其是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寒”之后,旅游業如何突出重圍,通過供給側改革實現“二次起跳”,已經成為業界共同關注的問題。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焙笠咔槠谖覈糜螛I的復蘇得益于行業的“內外兼修”。在抗擊疫情關鍵時期,旅游業頑強堅守,在助力防疫的同時,加緊線上學習培訓,蓄力內功。在旅游企業的自救中,也讓業界看到復蘇之機。一方面,疫情期間,旅企借機練好內功,加強基礎建設。完善和優化企業管理制度,加強對市場和營銷的研究,強化科技應用,研發升級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產品,以期迎接疫后的消費反彈;另一方面,面對客戶的“退訂潮”,旅游企業相繼發出退訂退款政策,同時增派客服做好服務保障。損失雖然很大,卻留住了信譽,留住了人心。 如今,旅游已成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內在需求,是不可逆的增長。疫情加速了私家團的發展,以家庭為單位,一單一團專車專導的私家團引領了跟團市場復蘇增長,同時也驗證了中高端需求回流國內的巨大潛力。對于國內旅游業來說,正面臨難得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重構自身成本能力,縮減費用、剝離不良業務、杜絕虧損及低質量的增長,著力提升旅游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推廣綠色旅游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實現文旅消費模式綠色升級,形成更健康安全的旅游公共環境。 近年來,旅游大省云南、四川、甘肅、貴州、福建、湖南等,都吹響了“二次創業”的號角。后疫情期,以往靠山吃山的“門票經濟”正逐步向“夜經濟”“民宿經濟”等新興消費范式的轉換;旅客主體年輕化趨勢凸顯,體驗性、享受性與互動性正成為拉動消費的新賣點。向創新要效益,方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并附帶本文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原意;摘錄或轉載的第三方內容,不代表"中國旅游網"的觀點和立場,版權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 日前,由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牽頭研制的全球范圍內首個在線旅游國際標準—— ISO 9468《旅游與相關服務 在線旅游機構(OTA)在線住宿預訂平臺服務指南》正式啟動。攜程集團受邀參與調研,并為在線旅游國際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技術支撐。攜程集團大住宿事業群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住宿場景為切入口,全球首個在線旅游國際標準的研制對于海外在線住宿預訂市場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攜程希望借助多年...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2022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4.9億元,支持國家文化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國家公園等重要自然遺產保護展示、重大旅游基礎設施、重點公共文化設施等288個項目。近日,記者從各地了解到,中央預算內投資的陸續下達,給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帶來了直接有效的推動,同時撬動了各級政府和社會資金的投入,在疫情持續影響的背景下,有效...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于5月18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顒佑蓢椅奈锞?、湖北省政府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物局)、武漢市政府承辦。 據了解,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上將發布2021年度中國博物館最新數據,公布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2022年度“最具創新力博物館”和“第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文化和旅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統一思想認識,堅定抗疫決心;緊盯重點關鍵,嚴格防控措施;完善應急機制,強化協同聯動;加強監測預警,做好宣傳引導,從嚴從實抓好文化和旅游行業疫情防控工作?!锻ㄖ分赋?,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完整、全面認識黨中央確定的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決同一切歪曲、懷疑、... 5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通知如下: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游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6月11日。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 |
|